要善于识别人身上的光明面和阴暗面。一个人在你看来不管多么不可救药,你也要善于在他身上看到善良点、光荣点。什么叫尊重人?尊重人就是相信人身上有着善良的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
前言: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教育对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教育方法的更新和对学生教育的态度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关键。
【背景描述】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带高一(3)班,接班之初我确实有些犹豫,因为听说原来初中的“坏”学生大多集中在这个班级。但我想真心和热情是可以感化顽石的。在忐忑不安之中,我接受了这一任务。
开学初的第一次班会,我拿
我自认为这三句话应该会让同学们感动一阵子,即使不是全部,也会有一部分被感动,加之我倾注了火一般的热情在这个班级里。然而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开学不到三天,班级就问题不断,以前“辉煌”的学生开始继续他们的“辉煌”历史:班级扫把被丢在走廊无人管,讲桌被人损坏了无人报,数学老师被学生逼得不想上课了……
那几天里,我真的憋了一肚子委屈与怒火——我想真心真意对待你们得到的却是如此回报。我还曾一度产生了准备运用“以暴制暴”的强硬管理手段,但后来转念一想,来硬的,也许可以换来一时的风平浪静,却终究换不来长久的班级太平。地理学中有一个“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确实很厉害,偌大的冰山都可以被融化,我就不信我的真情融化不了这一帮调皮的学生。于是,我寻找机会开始施展“温室”功夫了。
【案例一】:A同学,一个自以为思想上很成熟的男生,当得知我告诉其母亲他在学校的表现后表现出异常的激动。在实验学校的吧贴上有了他漫骂老师的留言。直接质问老师向***妈说了什么。为什么在他家长面前“告状”。事后才知道他一向反对***妈对自己的唠叨,形成逆反心理,总是
【温室效应】
从他很在意老师与其家长的交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在意老师对自己评价的学生,有极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这样的学生一旦思想转变是完全有可能,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上同学中的威信,成为教师的助手,成就一翻大事。说不定他的将来真的就是同学尊称的“某总”呢!
“帮”——机会最终还是来了:这天晚饭后,小A跛着脚一拐一拐的来我这里请假,原因是课外活动时候打篮球不小心把脚崴了。我简单的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感觉露一手的机会来了。因为生活的经历使我真的对跌打损伤之类的毛病颇有研究。我认真的对他说:“如果你不用去医院,由老师帮你治疗怎么样呢?”他用一种非常怀疑的眼神看着我,我回给他一个十分认真肯定的目光。我推给他一把椅子不由分说的把他按在座位上,帮他脱下了散发着臭味的鞋袜。开始用自己独特的方法给于按摩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脸上露出了钦佩神情!混合着痛疼和感动他真实的流下了泪水。随后,我又用热水毛巾为他热敷伤部,在他感觉舒坦很多的时候,又特许了一张晚上休息的假条。告诉他回家休息,不能乱动的指示!奇迹出现了,A同学变了,变的温顺了,变的通情达理了;之后,他身边的同学也变了……一次小小的帮助,却获得了意外的收获,使自己的工作峰回路转,象奔腾的溪流冲出了峡谷,流向了宽阔的平原地带。没有了各种阻碍工作自然就变得顺风顺水了。(该同学现在新加坡留学)
【案例二】:B同学,一个由于种种原因高一休学又复学的男生,高大而帅气。该生人缘好、活动能力强。不仅在本班男生中有一定威信,而且在其他班级都有很要好的同学。所以,开学初我任命他做班长。但往往因为不能及时上交作业或完不成背诵任务,不被同学认可。一段时间后自己主动提出不做班长。不做班长后的B对自己的要求也慢慢放松,自身缺乏自制力使一些不良的习惯慢慢暴露出来。表面上对老师的教育总是能很快的接受或者点头称是:一方面答
【温室效应】
高大帅气的男孩,长期处于一种同学推崇、尊重的优越位置。一旦成绩上不去,得不到同学的持久尊重
“勉”——一次班会课上,小B同学的发言流露出了他内心的极大失落,班长不是不想当,而是面对的困难太多,压力太大。学习成绩上不去,得不到同学的拥护,打铁得自己本身硬,可自己没有自制力真的硬不起来啊。这样就自然造成了心理上的极大失落。我从他的发言里洞察、扑捉到了这一信息。怎么最容易走近他,走进他荒芜的心灵,用智慧的汗水去浇灌他即将枯萎的花朵呢!我经过反复的思考,终于“计”上心来!第一招:我从图书室找来了一本关于励志的名言传记,上面我把符合他特点的一些名人如何从逆境中勃发的格言用红笔圈点起来,送给了他。告诉他,老师送你一本书,你别都看,你只翻老师用红笔圈点了的文字阅读,等读完了,你告诉老师所有圈点的部分反映了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就行了。毕竟是曾经的班长,或者是重读了一年的老生了,当然不好意思拒绝我对他的“厚爱”。一招发出,我静观其变、、、、、三天后班会前,小B找到了我。老师你的书我翻完了,你圈点的字都是逆境成材的格言,说着说着,他低下了头。我看着他的表情,心里的欢喜溢于言表。但我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兴奋却对他说:“今天老师不想谈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新的任务交给你可以吗?我们今天的班会课想与高一(1)班进行篮球比赛,你挑选几个人吧,你就是队长!比赛第一,友谊第二!”我故意把比赛说成第一。对他幽了一默。他心领神会,转身去了。比赛结束,我在班级里对今天的成绩大加赞赏。用班经费对球员进行了物质“犒劳”!时机在慢慢的成熟。我在酝酿着第三招的实施:班级里有位先天性的肌肉委琐的“玻璃人”患者,在一个充满阳光的早晨,看着他的妈妈为儿子揉腿,儿子正专心的读着书。为情所动,我写下了一篇《早上的风景》。我把这篇文章打印后交到小B的手里,告诉他:“你是我第一个读者”。他拿了文章后,回到了教室。奇迹是在这之后的第三天早读里出现。全班同学都在认真的读《早上的风景》,他们把我的文章当语文课文在朗读啊!原来,就是小B复印分发给同学的啊!天啊,这样的情景怎么不让我大为震惊啊!一字“勉”励,竟然“勉”出了这样的效果,真的让我感到意外的意外啊!(该同学现入伍从军)
【案例三】:C同学,一个头脑简单的男生。对老师一贯是首先发火,先发制人,无理辩三分,得理不让人,面对老师的批评通常是手舞足蹈的打着手势和比方来教育老师。宿舍里顶撞老师,晚就寝讲话,多次违纪!一切都不在乎,伙同小D殴打班级同学后虽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但不思悔改。迟到了,老师问他为什么迟到。他反问老师,我迟到了你说能怎么办呢?
【温室效应】
“冷”——小C最近变了,变得不再是对抗和顶撞了,而是老师说什么就马上点头称是了,变得油嘴滑舌了,他的巧舌如簧让我象吞吃了一只苍蝇般难受。由顶撞到油嘴是真的在变,也许他自己已经认识到硬顶是不行的了,他也在改变策略。这本身就说
【结束语】
感化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感化他的心。“人之初,性本善”。学生的心本是善良的,只是由于环境的变化让一些学生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尘垢,从而使之成为了所谓的差生。其实他们也想有所进步,也想取得成功,也想学有所成,只是由于得到的关爱太少,他们才不断地让自己的心灵蒙上一层又一层的尘埃。然而尘埃的下面却仍是一颗善良的心。只要我们用真心去关爱他们,用真情去激励他们,我们一定能够拂去他们心灵上的那一层尘垢。
总有一种真情让他们感动,总有一种漫暖让他们梦醒。“温室效应”能够让如冰一样的心灵慢慢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