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惠阳区将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工程、支柱产业培育工程、工业园区升级工程等十大工程,以确保全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健发展。昨日,惠阳区委全委(扩大)会议召开,学习传达了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市 “三会”精神,对全区新一年各项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加快转型升级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会议指出,惠阳传统产业基础较好,今年将积极推动纺织、服装、制鞋、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扶持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领域发展,协助出口企业拓展内销市场,促进饮食服务业抱团升级,提升文化休闲产业档次规模,引导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力争传统产业发展有较大质变。
“要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催生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果带动和引领商贸、物流、旅游、金融、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华贵说,要进一步完善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和出口企业升级改造技术,积极帮扶有条件的企业增资扩产和上市融资,如中潜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积极筹备上市,预计年内有望上市融资。
深化区域对接石桥新城将建宜居宜业商住区今年是实施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四年大发展”的最后一年,惠阳区将加大主动对接深莞的力度。
在加快建立机制方面,立足于推动区域合作常态化、连续性开展,尽早建立“惠阳—大亚湾”、“惠阳—坪山”、“惠阳—龙岗”、“惠阳—清溪”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寻找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要立足建立区域合作协调的长效机制,完善区域对接协调工作机制,确保跨区合作协调工作有专门工作机构、有专职工作人员、有专项经费保障。
惠阳还将主动顺应 “环大亚湾经济带”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规划。抓住厦深铁路、惠大高速建设的契机,力求把新桥片区打造成为以现代物流业为核心的服务中心区。以“三旧改造”试点为抓手,整体推进石桥片区改造建设,把石桥新城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中央商住区。
建设惠民之区特殊教育学校9月投入使用今年惠阳将发展好社会事业,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保障公共安全,建设惠民之区。
在文体方面,重点推进叶挺将军纪念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体育文化公园二期和淡水祖庙广场等文化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具有惠阳特色的惠民文化。在教育方面,继续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建设,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工程,抓好规范化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校安”工程三项建设工程,力争60%镇级中心幼儿园年内建成市一级以上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9月投入使用。卫生方面,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平潭、良井、永湖、沙田创建“卫生健康强镇”工作,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在社会保障救助方面,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救济制度。巩固提升扶贫开发“双到”成果,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扶贫标准。围绕住有所居的目标,继续抓好年度贫困户泥砖房改造,全力完成本年度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大力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确保城乡饮水安全。
在社会共建共管方面,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实现由管制为主向服务与管理并重转变。加强组织领导,组建成立区社会工作委员会,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全区社会建设工作。完善自治功能,理顺基层自治组织关系,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及时解决基层民生问题。扩大社会协同,引导和规范行业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发展,试点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强化社会监管,重点加强虚拟社会监管,健全网上舆情引导处置机制,营造健康向上的虚拟社会环境。 记者黄尉宏 特约通讯员胡世文十大工程简介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工程今年该区将集中精力推进去年底开工奠基的50项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尽快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对已签约落户但迟迟未动工的一批项目,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逐项突破,争取项目尽快动工。
支柱产业培育工程今年该区将进一步明确产业布局、准入门槛等方面条件,争取引进一批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鼓励优质企业增资扩产,重点抓好伯恩光学、中建钢构、优科数码、蜜蜂电子等重点企业的增资扩产。大力推动中兴新产业园、贝特瑞新材料科技园、龙翔电子、龙泰安冷链物流等新引进的优质项目建设,不断壮大惠阳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光学玻璃制造等工业支柱产业。
工业园区升级工程今年该区将着力在做大 “一区二城五园”规模和总量上下功夫。按照园区的发展定位,大力推行产业链招商,推动园区形成上下游产业配套发展、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对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实行 “腾笼换鸟”,使产业关联、行业互补的企业扎堆生产,推动园区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实体经济扶持工程今年该区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实施“民营企业家成长工程”,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和管理创新,推动民营经济跨越发展。继续实施《关于鼓励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推动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等帮扶办法,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争创品牌、扩大出口、做大做强。加大对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的扶持,争取今年实现符合条件的“三来一补”企业全部成功转型。
城市功能升级工程今年该区将大力实施 “中心优化,东西伸延,南联北拓”的城市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对外形象。S357线镇隆至平潭段改造年内要启动,城区环城路主干道年底前要基本实现全线贯通。大力实施叶挺桥、爱民东路、金惠大道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改扩建工程。加快完善亚公顶森林公园、体育文化公园休闲设施,启动万顺路、鹏南路街心公园建设。
生态环境优化工程今年该区将加快淡水河流域综合整治步伐,确保淡水河城市防洪工程4月中旬汛期到来全面完成,淡水河流域综合整治二期今年底前基本完工。继续投入1000万元实施绿色文明惠阳建设,重点推进自然保护区、3条绿道网、村庄风景林,启动叶挺森林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区域对接合作工程今年该区将在道路交通、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加大与周边地区的对接合作力度。重点推进金惠大道、X225线与深圳坪山新区的对接,东华大道、星河路与大亚湾区的对接。加快推进 “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良井秀山产业合作园建设,以及鸿海精细化工基地与大亚湾石化项目、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与坪山新区的对接合作。大力推进与大亚湾区在榄子垅垃圾处理厂、华师大附中、东风引水管道的共建合作。深化与坪山新区和大亚湾区在干部交流挂职、警务信息共享平台、警务协调指挥机制、跨区矛盾纠纷调处、区域治安防控、养老机构共建等方面的合作。
增收节支工程今年该区将大力开展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税收稽查,重点抓好建筑安装、房地产、餐饮、娱乐、服务等税源大户的监控管理。科学调度资金,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民心工程建设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所需资金。
民生提质工程今年该区将加快叶挺将军纪念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步伐,年底前迎接国家旅游局验收。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及工程。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抓好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医院的改革试点。
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今年该区将继续开展 “东江亮剑”专项行动和“清网”行动,严厉打击“黄、赌、毒”和“两抢一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突出抓好非法集资、出嫁女权益、征地拆迁、企业下岗退休人员等信访维稳问题,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重大事项化解在区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