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材是大中小學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在某種程度上是教師組織教育教育活動的綱要。課程教材系統一體化能從根本上處理大中小學思政課的內容斷層、重復穿插等問題。

一體化的大中小學思政課程教材系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認識為主線,用社會主義中心價值觀鑄魂育人。要依照由分科到綜合、由部分到整體、由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由道德品質養成到政治素質培育、由易到難的邏輯,構建大中小學思政課程教材橫縱聯接的一體化格局。
橫向層面處理好「學科交融」,發揮課程的育人功用,力求各學段思政課程教材邏輯嚴密、各學科同向同行。綜合剖析、兼並同類項,統籌思政課領域內的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我國夢教育、社會主義中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內容,不重不漏,既保證內容全面、突出不同科目的獨特要求,又減少穿插重復。一起,同一學段的不同學科課程要與思政課程加強交融,構成完整的教育內容邏輯,防止思政教育碎片化,全面發揮學科的德育功用。
縱向層面處理好「同題異構」,保證大中小學思政課程無縫對接、教材上下聯接。思政教育是長時間心靈滋潤的過程,思維生長完成由政治知識到政治素質的轉變需求長時間、重復的滴灌,因此,同一科目內容在不同學段因教育對象身心發展水平不同而有不同才能層次的教育方針,各學段思政課程呈現主題重復契合教育對象思維生長螺旋式上升的需求。處理不同學段內容穿插重復的問題,關鍵在於「同題異構」,即在不同學段對同一主題的課程規劃上,教材內容、育人方針各有偏重,教材言語系統有所區別,課堂與實踐活動規劃難度梯度合適。思政教材編寫過程中應組建大中小學思政教材統籌小組,由高校教育「兩課」的教師、中小學思政課骨幹教師、教研員等多主體組成。教材統籌小組在聯席管理小組的領導下,擔任大中小學段教材系統的和諧,處理各學段之間「背靠背」的問題。
思政課教師學習共同體機製助力師資建造一體化
教師是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的實施者,師資建造一體化是思政教育一體化的中心要素。思政課教師學習共同體應貫穿於師範生培育、入職訓練、職業生涯發展全過程。
貫穿職前培育與職後訓練,以「師範生+任課教師+用人單位」的學習共同體機製促進思政課教師培育。樹立師範院校與大中小學聯合育人機製,思政課教師培育以職後崗位需求為方針,由師範院校專業課教師、高校思政課名師、中小學思政課骨幹教師等共同組成輔導團隊,從理論素質、教育教育實踐技能、師德師風等方面進行全面培育,用人單位為思政專業師範生供給教育實習平臺,從源頭上培育思維素質和業務才能過硬的思政課師資。

貫穿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職後專業發展,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學習共同體機製創新思政課教師職後研訓方法。充分運用教育數字化手法打破時空界限,拓展思政課教師共同體規模,完成「跨區域」「跨校」團體研訓。完善思政課教師團體備課準則和名師工作室準則,測驗樹立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輪訓準則,聚焦教育教育才能提高和教育方法方法創新,展開有針對性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