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学校管理,许多校长都颇有同感,多年的学校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以制度为准则,以上级的指令为依据,以控制为手段,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制度定得周密、细致,把要求教师做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完整地写进规章制度中。严格规定了教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尤其是教案,要求教师从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过程、课时安排,甚至字数、字体都有明确的要求,教师要一周前写好教案,经教研组长检查签字、教务处盖章,方可执行上课。当然,这种做法对督促责任心差的教师确实起到了作用,但多数教师却饱受形式主义之苦,更重要的是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思维,使得教师自我支配、主动工作的空间很小,很难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我认为学校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无论是制度管理,还是人文管理,一切创新都是为了激发师生的积极性,把学校管理目标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学校的管理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导航,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探索学校发展着力点,激发教育行动智慧,创新校本管理理念。结合我校实际,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学校管理理念。
一、学校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原校区在镇上的广汕路旁,有20个教学班,在校生达1300人,教职工52人;2004年8月迁移到现址,占地面积有
二、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现代社会,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越来越为更多的管理者所接受,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强化服务意识。
有专家指出,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它的最高境界,绝不只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干预。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能仅仅为教师下达任务,而应当着眼于教师的发展,根据教师的需要为教师提供服务。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
管理者的关注点要发生变化,过去关注的是我对你要求什么,我给你什么,现在关注的是教师需要什么。要树立学校管理是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要深刻理解新课程对学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并深入探讨学校制度与机构的改革,真正为新课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认为教师需要激励,需要得到尊重,需要个性化的帮助,尤其需要专业发展方向的指导。教师的发展,需要条件和空间,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更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更需要以校为本的研究,不断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此,对于管理者来说,首先要不断调整管理的决策和措施,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的组织。其次,将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向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造条件上,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教师,强调合作与交流,要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示范性的案例,教师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差异,要帮助教师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发展。
三、让创新管理走进教育——激发教育智慧
1、理清思路 科学管理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家皮鲁克斯说:“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不清只能导致行动失败”。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的主旨,质量的提高依赖于科学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硬件、师资、管理是名校的三要素,任何一所名校,都有其鲜明的管理特色,针对我校的客观实际,在层层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应明确管理思路:分工管理,各把其口,明确责任,一捅到底。我们应把握工作思路:突出重点,抓点带面,平衡发展,分步推进。这样路子明了,工作顺了,我相信我校很快会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无论校容、校貌还是教风、学风都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狠抓领导干部建设
中层干部,学校中坚力量,校长们的助手,老师们的排头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校现有中层班子12人,每人都有明确的分工,中层干部要加强工作调度,每周要有工作例会,分工工作按时独立完成,牵连工作协调一致,重点工作团结一致共同完成。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都要有创新,要做好继承与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校长的职责就是“抓班子、带队伍”,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方针应是:“领先一步,科学决策,精心设计,落实到位,效果明显。”
3、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提倡个性化教学
教师的成长需要支持性的环境,我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有很大的自主性,不应该受拘束与模仿他人或跟从他人,教师应该有机会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见,作出自己的决定,表现自己的教学风格等。教师是专业工作者,教师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创造性,应当高度尊重在教育实践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管理者对教师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具体分析,帮助教师寻找对策,鼓励教师大胆探索,而不是一概否定。
反观我们今天的管理不难发现,有些时候,教师富有个性的创意并不被重视,甚至不被理解,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临时改变了教案的思路,下课后遭到校长的严厉训斥。实际上在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但是他们的教学步伐迈得非常艰难,背后有许多双手在控制着他,他们在教学改革中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这表明,教师在专业自主方面显得十分薄弱,国外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从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决定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很少考虑其他的因素。而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考虑更多的是教学的统一要求,领导和教研员的意见如何等。新课程实验十分强调要培养教师专业自主的意识和能力,管理者应当转变角色,从单纯的管理、监督、控制变为支持者、引导者,应该为教师松绑,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四、健全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校,制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是学校实行管理的基础,是管理的原则。“原则不能变通,必要程序不要轻易改变”。我们全方位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并经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由各职能部门严格执行。如教导处制定的《教师校本教研手册》,明确了教师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辅导、考核等方面的要求;如政教处制定的《学生学习生活指南》,设计了“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学生礼仪规则”、“学习方法介绍”等内容,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严格而又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我们坚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从而取得良好成效。遵纪守法、照章办事,大事、小事讲求规范成为我校师生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了“规范树形象、习惯修品行”良好校风。
五、严格工作纪律
制度有了,重在落实,否则,一张白纸,没有任何作用。应以制度为准绳,严格纪律,构建人人参与的公平环境。
1、严格执行《教职工考勤制度》。教师请假1天由分管教学的校长批假,学校办公室记录。教师请假二天以上由校长批假,学校办公室记录,学校所有领导干部请假由校长批准。
2、严格办公制度:认真执行《教师日常工作“六不准”》,实行坐班制,禁止在办公时间走门串户、聚堆闲谈。
3、严格值日制度:领导带班,教师轮流值日,门卫24小时值班。
总之我们应继续秉承“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成长、和谐发展”的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增亮学校品牌,力争把学校建成人文校园、和谐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实现平潭中心小学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越。展望未来,我们将抖擞精神,迎头追赶,编织属于我们惠阳教育的那一方美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