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

采用大级部管理模式实现年级主任和各学科组长齐抓共管

时间:2014/11/21 10:39:02  作者:办公室  来源:未知  查看:
  為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同享,有效緩解擇校熱等問題,今年,城區建立了文軒教育集團、中學教育集團、試驗中學教育集團、頤中外國語教育集團、市第一試驗校園教育集團五個教育集團。從七月中旬市試驗中學教育集團揭牌建立,到九月初向陽路校區開學,通過前期的雙向選擇和人才引進,向陽路校區教育辦理團隊,在通過兩個多月的磨合與盡力中,正在用實際舉動收成著廣闊家長和學生們的必定。   
  「同頻同步,共建同享。」這是市試驗中學副校長牛曉芳口中的高頻詞匯,怎麽做到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同享,實在把復興路校區的優質教育資源應運在向陽路校區,在前期的用人選人之外,兩校區探究選用大級部辦理模式,完成年級主任和各學科組長齊抓共管,溝通並進的辦理方式,在日常學生辦理、教務、考核等環節完成高度共同,真實完成教育研一體化辦理。牛曉芳介紹:「兩個校區建立了同享機製:如師資裝備與調整、課程開發與施行、講堂教育與教研、質量檢測與評價等等,都實行共建同享,通過這種機製,兩個校區共同了理念、共同了步驟,使剛建立的向陽路校區快速駛入展開快車道。」      為了完成真實的同頻同步共同提升,每周的聽評課成為例舉動作,在校園走廊上明晰張貼著未來六周的聽課安排,語數英政史地生,細化到教師名字、具體時間、地址及課程名稱都呈現其間,由復興路校區各學科骨幹教師組成的團隊將與向陽路校區教師一道溝通心得,互換領會,完成共同提升。      從教育到辦理,從配餐到取暖,作為市試驗中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刁國錫事無巨細,親力親為。「讓孩子步入抱負校園,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是每位家長最樸素的需求和美好心願。市試驗中學教育集團以辦妥人民滿意的教育為主旨,全面繼續推動教育教育辦理和講堂教育改革向縱深展開,教育質量繼續提升,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共同好評。」刁國錫介紹,下一步,市試驗中學教育集團將繼續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展開,通過強校擴優舉動,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同享,實在滿意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新型教育智库在教育决策中的作用以规划编制实施为例

  「『青藍工程』語文組老帶新探討作文教育怎麽展開;數學組新教師討教怎麽進步命題質量;英語組老教師輔導怎麽對學生進行鞏固操練前的準備……」作為城區強校擴優的又一代表—東昌中學教育集團剛剛結束了第一屆教壇新秀大賽,來自興華路、柳園路和香江路校區的教師們同場競技,通過兩天的劇烈角逐,一批優秀教師在競賽中嶄露頭角、脫穎而出。      早在新學期開端前東昌中學教育集團各校區就已做好充分準備,「『青藍工程』、校區間觀摩學習、團體教研、聽評課、入學升旗與習慣養成等一系列教育教育工作厚實、有序地展開。」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柳園路校區充分借助教育集團的優勢,積極參與興華路校區安排施行的「青藍工程」以老帶新活動。一起,每周一進行團體備課,擬定一周的教育進度,明確分解難點、突破要點等具體問題,將「聽評課」作為一項常態工作深入執行,聽評課教師在充分必定講堂優點的一起,也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為教師的專業展開助力。      為繼續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展開,市積極探究並施行強校擴優舉動。市教體局聯合編辦、財政和人社部門印發《關於施行強校擴優舉動 建立完善基礎教育協作機製的施行方案》,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同享,有效緩解擇校熱等問題。截至現在,全市建立教育集團28個,包括中小學(幼兒園)94所;建立聯盟25個,包括中小學(幼兒園)103所;結對協作115個,包括中小學(幼兒園)446所;惠及學生(幼兒)51.83萬名。      正如采訪間隙,學生家長劉勝英感言:「很多原來盼的事兒現在就發生在自己身上,享受著家門口優質的教育資源,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起來,感受著孩子的變化與進步,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