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全面发展惠阳现代惠民教育

时间:2014/11/21 10:39:02  作者:办公室  来源:  查看:
  巡教老师与学生谈心。      惠阳高级中学初中部组织水果拼盘大赛。      “营养午餐计划”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午餐补助。      惠阳区高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在惠阳实验小学举行。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外来工子女放学后在学校图书阅览室邀游知识海洋。      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惠阳区的教育事业也实现了全面提质提速。2008年10月,惠阳区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区”;2009年,实现“镇镇皆强镇”的目标,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称号;2012年2月,区教育局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13年9月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验收;今年6月通过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级督导验收……该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大视野、大投入、大手笔,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教育大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争先促投入、以创新促发展、以改革促优质、以均衡促公平”的现代教育发展之路。      ■教育均衡走一体化发展之路,促城乡教育均衡公平崭新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高标准的实验室,先进的数字多媒体教学;教室外,学生们尽情享受每天锻炼的欢乐时光;教室里,学生们在听课、朗读、唱歌、绘画……这样的场景,在惠阳区所有的中小学里都能看到。惠阳区委、区政府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着眼优质、着力均衡,让全区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阳光雨露。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惠阳区坚持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加速发展,有效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均衡发展,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100%为规范化学校。      今年6月份,惠阳区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督导检查组对该区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的督导检查,督查结果显示,惠阳区已达到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认定标准。这与惠阳区实施优先发展战略,打造优质均衡教育的科学决策和有力措施密不可分。      加大教育投入,为均衡义务教育资源夯实基础教育公平的保障在于平等享有教育资源。为缩小城乡、校际间在办学条件上的差距,惠阳区在整体优化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坚持新增项目重点向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倾斜,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近三年共投入资金5.8亿元用于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创建和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等工作,大力促进办学条件优质均衡;在安排财政预算时,要求财政部门首先要保证教育支出,确保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2011-2014年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增幅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有效地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惠阳区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中小学布局,实行规模办学,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加大校舍建设力度,近三年新增10000多个义务教育学位,有效缓解了外来人口剧增所带来的入学压力。通过执行规范化学校标准,全面推动区域内义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教职员编制、教职员工资和公用经费标准,为均衡义务教育资源奠定了基础。      启动“一体两翼、城乡联动”的均衡发展模式惠阳区委、区政府在优先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为实施“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战略,惠阳区创新学校管理方式,打破镇际间隔,2010年创设并实行了“一体两翼、城乡联动”的均衡发展模式,以淡水城区为主体,以东片区四个镇为东翼、西片区三个镇和一个开发区为西翼,确立了“中心引领,两翼齐飞,均衡发展,总体提升”的总目标。按照这一目标,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行了小学“镇与镇捆绑”、教学点全部结对和初中“联片捆绑”的大学区管理模式;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实行教师巡教制度,完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保证了所有学校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实施“五全工程”,即全体领导引领示范工程、全体教师结对帮扶工程、全部学科交流互动工程、全体弱势群体学生关爱工程和全体学生素质提升工程。通过这些措施,全区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了“八同目标”,即校园环境同亮丽、教学设施同齐全、公用经费同保障、教师素养同优秀、管理工作同精细、特色教育同凸显、学生个性同张扬、人民群众同满意。